数控铣床作为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设备,在机械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G73代码是数控铣床中常用的一种固定循环指令,它能够实现快速、高效的粗加工。本文将从G73代码的格式、编程方法以及实例分析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G73代码格式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1. G代码:G73是固定循环指令的代码,用于指示数控系统执行粗加工循环。
2. R参数:表示粗加工的余量,单位为mm。R参数值越小,加工精度越高。
3. Z参数:表示加工深度,单位为mm。Z参数值越大,加工深度越深。
4. Q参数:表示每次加工的切削深度,单位为mm。Q参数值越小,切削越平稳。
5. P参数:表示粗加工的次数。P参数值越大,加工次数越多,加工效果越好。
6. F参数:表示切削进给速度,单位为mm/min。
编程方法如下:
1. 设置G73代码:在程序中写入G73代码,表示执行粗加工循环。
2. 设置R参数:根据加工需求设置R参数,确定粗加工余量。
3. 设置Z参数:根据加工深度要求设置Z参数。
4. 设置Q参数:根据切削深度要求设置Q参数。
5. 设置P参数:根据加工次数要求设置P参数。
6. 设置F参数:根据切削进给速度要求设置F参数。
实例分析:
以一个简单的外圆粗加工为例,加工要求如下:
1. 材料为45号钢,硬度为HB180。
2. 外圆直径为φ50mm,加工余量为1mm。
3. 切削深度为5mm,每次切削深度为1mm。
4. 切削进给速度为100mm/min。
5. 加工次数为5次。
根据以上要求,编程如下:
N10 G90 G54 G73 R1 Z5 Q1 P5 F100
N20 X50 Z10
N30 G1 Z6 F100
N40 X49 Z5
N50 G1 Z4 F100
N60 X48 Z5
N70 G1 Z3 F100
N80 X47 Z5
N90 G1 Z2 F100
N100 X46 Z5
N110 G1 Z1 F100
N120 X45 Z5
N130 G1 Z0 F100
N140 G28 G91 Z0
N150 M30
程序说明:
1. N10至N15:设置G73代码,R参数为1mm,Z参数为5mm,Q参数为1mm,P参数为5次,F参数为100mm/min。
2. N20:移动刀具至加工起点,X坐标为50mm,Z坐标为10mm。
3. N30至N120:按照加工要求,进行粗加工,每次切削深度为1mm,切削进给速度为100mm/min。
4. N130:返回初始位置,Z坐标为0。
5. N140:结束程序。
通过以上编程实例,我们可以看出,G73代码在数控铣床粗加工中的应用。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合理设置G73代码参数,能够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