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用机床定制 > 正文

是否需要选择五轴加工中心进行医疗器械行业液压件加工?

上周去苏州一家做手术机器人的企业,他们的技术总监在车间对着一个液压阀体发愁——这是他们新研发的手术臂驱动部件,内部的密封槽只有0.1毫米的公差,用现有的三轴加工中心试了三批,要么尺寸超差,要么表面有刀痕,密封测试总通不过。他问我:“要不要咬牙上五轴加工中心?这玩意儿一台抵我们三台三轴的,到底值不值?”

是否需要选择五轴加工中心进行医疗器械行业液压件加工?

医疗器械的液压件,和工业用的真不一样。它要么要直接接触人体组织,比如心脏瓣膜驱动系统的液压部件;要么要长期植入体内,比如骨科手术机器人液压缸的材料耐腐蚀性、生物相容性都得过关;要么是精密诊断设备的动力源,比如CT扫描仪的液压控制阀,差0.01毫米都可能影响成像精度。所以这些零件,不光尺寸要准,表面得光滑,还不能有哪怕微小的毛刺——这些都得靠加工工艺保证。

先说说普通三轴加工,碰上这些液压件会“卡”在哪?

那家手术机器人企业之前用三轴加工,那个阀体有3个不同角度的进油孔,加工完第一个孔,换个装夹方向,第二个孔的位置就偏了0.05毫米。模具师傅说“没办法,三轴就这么规矩,只能直线走刀”,后来只能做专机,专机一台又几十万,还只能做这一个零件,新产品一来就得重新投,亏得慌。

这其实是三轴的硬伤:刀具只能沿着X、Y、Z三个轴直线或平面移动,遇到复杂曲面、斜面、多面加工,必须多次装夹。装夹一次,就有一次定位误差,拼起来就容易“歪”。而且医疗器械液压件常用316L不锈钢、钛合金这些难加工材料,硬度高,三轴加工时为了散热,得降低转速、进给,效率低不说,表面还容易留刀痕,影响密封性——要知道,一个液压件的密封不好,可能直接导致手术机器人术中动作卡顿,那可是人命关天的事。

那五轴加工中心,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

简单说,五轴比三轴多了两个旋转轴(一般是A轴和C轴),能让刀具像人的手腕一样灵活转动,一次装夹就能完成零件的五个面加工。这好处可太实在了:

是否需要选择五轴加工中心进行医疗器械行业液压件加工?

第一,精度蹭蹭涨,误差小到可忽略。还是那个手术阀体,五轴装夹一次,刀具能直接伸进深腔,从一个角度把3个进油孔和密封槽全加工完。上次测过,尺寸误差能控制在±0.005毫米以内,比三轴的精度高了10倍。医疗器械对“一致性”要求严,同一个批次1000个零件,五轴加工出来的每个尺寸都能控制在公差中线附近,根本不用一个个挑。

第二,效率翻倍,工期缩短一半。三轴加工一个液压阀体,光装夹就得4次,每次20分钟,光装夹就1个多小时;五轴一次装夹,30分钟就能搞定。他们上个月试生产,以前用三轴做20个零件要3天,五轴一天能干25个,工期直接缩了三分之二。订单多了,不用急着招新工人,机器多转转就行。

第三,能“啃”硬骨头,复杂结构也能做。现在高端医疗器械越做越小,比如可降解支架的输送系统液压件,只有拇指大小,里面还有螺旋流道。三轴的直角刀具根本伸不进去,五轴可以用带角度的球头刀,像“绣花”一样把流道磨出来。材料硬不怕,五轴的高刚性主轴能转8000转以上,钛合金照样削铁如泥,表面粗糙度Ra0.4以下,连抛光都能省一道工序。

但五轴真不是“万能钥匙”,这3点想清楚再下手

我见过不少厂子跟风买五轴,结果放在车间里吃灰。医疗器械企业想上五轴,得先掂量掂量:

第一个账:成本能不能扛住? 一台入门级五轴加工中心,少说也得80万,好点的要两三百万,比三轴贵一倍不止。不光设备钱,编程得请专业师傅,月薪至少2万;刀具也得换,五轴用的涂层球头刀一把就上千,磨损了也费钱;还有维护,每年保养费、耗材费,轻松就得10万。要是零件订单量不大,比如一个月就做几百个,这笔成本摊下来,每个零件成本可能反而比三轴高。

第二个坎:技术能不能跟上? 五轴编程可不是随便会个CAD软件就行。得把零件三维模型里每个面的角度、刀具的进给路径都算清楚,不然容易撞刀,或者加工出来的曲面“不平滑”。去年有家企业自己摸索编程,结果把钛合金工件直接削飞了,损失了3万多。建议先让操作师傅去设备厂家培训半年,或者直接外包给老牌加工厂,别自己砸摸索的学费。

第三个问题:零件“配不配”五轴? 不是所有液压件都需要五轴。比如那种直筒形的液压缸,就是简单的内外圆加工,三轴车床都能干,非要上五轴,纯属浪费。你得看自己的零件:有没有多面、多角度的加工需求?精度是不是到了±0.01毫米以上?材料是不是难加工的钛合金、不锈钢?如果这些都满足,五轴能帮你“啃下来”;要是零件简单,不如把钱花在升级三轴的精度上,或者买几台三轴搞“流水线”,性价比更高。

最后说句实在话:五轴不是“要不要选”,而是“什么时候选”

是否需要选择五轴加工中心进行医疗器械行业液压件加工?

做医疗器械行业的都知道,这几年国产手术机器人、高端影像设备都在往小型化、精密化走,液压件的复杂程度和精度要求只会越来越高。你现在不备着五轴,未来产品升级时,可能连“入场券”都拿不到——就像当年三轴加工淘汰普车,不动就被人甩在后面。

是否需要选择五轴加工中心进行医疗器械行业液压件加工?

但也不用急着一步到位。如果现在的订单还能用三轴扛住,可以先找靠谱的加工厂“代工”,把五轴加工出来的零件成本算清楚;等订单量上来了,技术团队培训好了,再一步到位买设备。医疗器械行业里,投入从来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该花的时候一分不能省”。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 : LV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