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炮塔铣床 > 正文

哪些安装炮塔铣床的刀具选择影响?

在车间的角落里,那台服役了十多年的炮塔铣床每天还在嗡嗡作响,刀库里的刀具换了一批又一批,有老师傅用了十几年的“老伙计”,也有刚买来的“新面孔”。老张刚把一把涂层立铣装上主轴,工件的表面光洁度立刻比之前提升了不少,旁边的小徒弟凑过来问:“张师傅,这刀换一下,效果咋差这么多?”老张拍了拍刀柄说:“选刀门道多着呢,不光是看快不快,材料、角度、涂层,哪一样没搞对,都白搭。”

一、刀具材料:根基没打牢,后面的功夫都白费

刀具材料就像是房子的地基,选不对,再好的设计也撑不住。炮塔铣床常加工的材料五花八门,从普通的45号钢、铸铁,到铝合金、不锈钢,甚至有些钛合金、高温合金,每种材料对刀具材料的要求都不一样。

比如加工铸铁,这种材料硬度高、脆性大,切屑是崩碎的,对刀具的冲击大。老张他们车间的“标配”是K类硬质合金(相当于ISO标准的K20),这种材料硬度高、耐磨性好,不容易被崩碎的切屑磨损。但要是拿它去加工铝合金,那就“大材小用”了——铝合金软、粘刀,硬质合金容易在刃口积屑,把工件表面拉出毛刺,这时候用高速钢反而更合适,锋利度够,不容易粘刀。

不锈钢就更“挑食”了,它加工硬化严重,韧性好、硬度高,切屑容易粘在刀片上。老张他们常用P类(M类)硬质合金,里面加了钴和稀有元素,韧性更好,耐高温。有回工批不锈钢活儿,用了普通硬质合金刀,切了两三刀刀尖就崩了,换上含钴量高的P35,不仅切得顺,刀片寿命还长了近两倍。

现在有些师傅喜欢用陶瓷或CBN刀具,但这些“高端货”不是什么时候都行。陶瓷刀具硬度超高,耐磨性也好,但脆性大,机床刚性不好、加工有冲击时,很容易崩刃;CBN更是“专精”,只适合加工淬硬钢(HRC50以上)和高温合金,普通钢用它,既浪费钱,效果还未必有硬质合金好。所以说,选刀具材料,得先摸清楚“对手”是谁——工件是什么材料、硬度多少、韧性强不强,这些都得搞明白,不然花大价钱买的好刀,可能还不如一把几十块钱的硬质合金实用。

哪些安装炮塔铣床的刀具选择影响?

二、几何参数:角度“耍”得巧,加工效率高

刀具的几何参数,说白了就是“刀长什么样、刃口怎么磨”。老张常跟徒弟说:“刀和人一样,‘性格’得合得来,不然处不好‘活儿’就干不好。”

比如前角,这是刀刃最前面的那个斜面,直接决定切削轻不轻快。加工塑性材料(比如低碳钢、铜),材料软,切屑长,要是前角小,切削力就大,机床容易“打颤”,工件表面也光洁不了;这时候得选大前角(比如15°-20°),切屑像切菜一样“哗”地就下来了。但要是加工铸铁这种脆材料,前角就不能太大,大了刀尖强度不够,一碰就崩,一般小前角(0°-5°)就够了,甚至负前角,提高刀尖的“抗压能力”。

主偏角也很关键,它是主切削刃和工件进给方向的夹角。老张他们之前加工一个长方体工件,宽度60mm,用45°主偏角的刀,切了不到一半,工件中间就“让刀”了,表面凹进去一块;后来换了75°主偏角,径向力小了,工件不变形了,效率还提高了。原来,主偏角越小,径向力越大,工件刚一,炮塔铣床又没那么大刚性,就容易振动;粗加工追求效率,得选大主偏角(75°-90°),让轴向力大点、径向力小点;精加工要表面质量,小主偏角(45°)更好,刀尖散热好,表面粗糙度低。

还有刃倾角,这是刀尖和底面的夹角。精加工时,刃倾角可以取正值(5°-10°),让切屑“卷”着走,不划伤工件表面;但粗加工要“啃硬骨头”,刃倾角就得取负值,提高刀尖强度,免得被硬皮崩坏。老张有次精加工铝合金,用了负刃倾角刀,切屑直接“崩”到脸上,后来换成正刃倾角,切屑乖乖往后面走,人也安全了。

三、涂层技术:“穿”对“衣服”,刀具更耐用

现在的刀具很少“光着身子”干活,大都“穿”了一层“衣服”——涂层。就像冬天穿棉袄保暖、夏天穿防晒衣防晒,涂层的作用就是提高刀具的耐磨性、耐热性,减少摩擦。

最常见的涂层是PVD(物理气相沉积)和CVD(化学气相沉积)。PVD涂层薄(2-5μm),硬度高,刃口锋利,适合精加工;CVD涂层厚(5-10μm),耐磨性更好,适合粗加工。比如加工45号钢,用PVD涂层(TiN、TiCN)的刀,寿命是无涂层的3-5倍,但要是加工不锈钢,普通的TiN涂层就不行了,太容易粘刀,得用TiAlN涂层,它的耐温性高(1000℃以上),高温下氧化慢,不容易和工件“粘在一起”。

老张他们车间有把“镇店之宝”——一把PVD涂层的TiAlN立铣刀,专门用来加工不锈钢。有回加工一批薄壁不锈钢件,用无涂层刀切10件就得磨刀,换了这把 coated 刀,切了80多件刀尖才有点磨损,老板笑着说:“这刀‘贵’是贵点,但省下来的磨刀时间和人工钱,早就把成本赚回来了。”

哪些安装炮塔铣床的刀具选择影响?

不过涂层也不是“万能药”,太薄的涂层(比如PVD)在重切削时容易被磨穿;太厚的涂层(比如CVD)又容易崩刃。所以得根据加工阶段选:粗加工用厚涂层、耐磨的,精加工用薄涂层、锋利的,这样才能让涂层“物尽其用”。

哪些安装炮塔铣床的刀具选择影响?

哪些安装炮塔铣床的刀具选择影响?

四、夹持稳定性:“抓”得不紧,刀再好也“白搭”

炮塔铣床的刀具夹持,看着简单——把刀柄插进主轴,拧紧螺母就行。但老张常说:“刀夹不稳,加工时刀跳着舞,工件表面能好吗?”

刀具夹持的关键是“同心度”和“夹紧力”。同心度就是刀柄中心和主轴中心的重合度,要是偏差太大(比如超过0.02mm),加工时刀具就会“偏摆”,工件表面就会留下波纹,甚至尺寸超差。老张他们有台老炮塔铣床,主轴锥孔有点磨损,每次换刀都得用百分表找正,费点时间,但工件合格率能从80%提到95%,这时间花得值。

夹紧力也不能太大或太小。太小了,加工时刀具松动,轻则工件报废,重则“打刀”;太大了,刀柄会变形,影响精度。比如弹簧夹头夹持直柄刀具,得用定扭矩扳手拧螺母,不能使劲“死拧”。有次小徒弟没经验,用管子套在扳手上使劲拧,结果刀柄被夹扁了,取都取不下来,最后只能铣掉刀柄,损失了好几百。

五、寿命与成本:算“经济账”,不能只看“贵便宜”

选刀具不能只看“哪个好用”,还得看“哪个划算”。老张他们车间有句土话:“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但最贵的未必是最合适的。”

刀具寿命和加工成本是挂钩的。比如一把无涂层高速钢刀具,可能50块钱,寿命200件;一把PVD涂层硬质合金刀具,200块钱,寿命2000件。表面看,涂层刀具是贵了4倍,但单件加工成本:高速钢是50/200=0.25元/件,硬质合金是200/2000=0.1元/件,反而更省钱。

还有“磨损-寿命”的平衡。刀具不是越磨越锋利,到了一定程度磨损了,就得及时换,不然会急剧磨损,甚至“报销”。比如硬质合金刀具的后刀面磨损到0.3mm,就得修磨,要是磨到0.8mm,刀尖就可能崩坏,修都没法修,只能报废。老张他们车间有个“经验标准”:粗加工时,听到机床声音突然变大、切屑颜色变深,就得停机换刀,这是刀具“疲劳”的信号。

最后说句实在话:炮塔铣床的刀具选择,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最适合”。你得摸清楚机床的“脾气”(刚性、功率)、工件的“底细”(材料、硬度、形状)、加工的“要求”(效率、精度、成本),再结合自己的“老经验”,慢慢试、慢慢调。就像老张常说的:“刀是手的延伸,用熟了,它就知道你想切什么、怎么切,这时候,‘活儿’才能干得漂亮。”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 : LV0050